English

走在农村城市化管理前列的万泉寺

2001-04-1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车富川 我有话说

环境脏、治安乱、外来人口无人管、违章建筑高矮不齐、脏水臭河四溢横流是大都市城乡结合部的“普遍现象”,常被人们形容为城市化发展的毒瘤,也是社会综合治理的突出难题。可就是这样的大难题却被丰台区万泉寺村解决得干净利索。

万泉寺村地处北京市西南角二三环之间的城乡结合部,历史上以泉多而闻名,是京南凉水河的源头。以前村民以“冬季打冰夏季卖”为主要经济收入,后来改为以种植蔬菜为生。近几年来,村党总支带领村民大力兴办科技含量高的第二产业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集体经济实力大大加强,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生活环境迅速改善。

日前,记者来到了万泉寺村,马路边没有垃圾堆,也没有横流四溢的臭水,村中大街洁净美观,绿草占满了所有空地。大风吹来不仅没有“白色垃圾”空中飘舞,就连一丝尘土也不见飞扬,记者真不敢相信这里也是城乡结合部,不禁想问同为城乡结合部的万泉寺村是如何治理成今日这样美好的环境?

万泉寺村党总支副书记周凤琴道出了个中原因:“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结合部遇到从未有过的机遇,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我们同时认识到在这场历史性变迁的伟大进程中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因为它不仅要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精神动力,而且要为农村城市化得以健康有序地进行提供方向上的保证。我们村当时基本都是农民,村民的传统观念和生活陋习妨碍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就非常艰巨。万泉寺村党总支聚集万泉寺人的力量,共同肩负起历史使命,完成我们本身的蜕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适应城市化管理的要求,我们首先制定《村规民约》等20项管理制度,让村民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每一条款都与福利制度、医疗保险等挂钩,使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并在全体村民中开展卫生门前‘三包’达标和十星文明户评选活动,促进了全村群众精神文明创建的开展。同时组织110余人的治安联防队。在成立联防队之前治安比较混乱,曾出现过光天化日入室盗窃的事。经过联防队员的努力工作,治安状况明显改善,发案率从1996年的16起降到了1999年的5起。”

联防队员不仅降低了发案率,还治好了大街小巷的“牛皮癣”。他们除了严防乱贴乱粘外,还一追到底,查到“江湖医生”予以处罚。

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基层党组织如何引导村民在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中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是检验这个组织是否坚强有力和具有战斗堡垒作用的试金石。事实证明万泉寺村党总支、村委员会是有远见卓识的先进集体,既改变了万泉寺村的面貌,也塑造了万泉寺人美好的心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